-
谈谈压铸企业如何接到更多的订单
发布时间:2015-12-10 23:02:36 | 信息来源:http://www.szdhf.com1、借助“互联网+”,运用云服务及大数据、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,让压铸企业在产业上下游、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变换,使各产业链从分散孤立到群体互助、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,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拉动式的生产和柔性化的供应。如制造业的丰田、流通业的沃尔玛,已采用这种经营模式,并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就。
通俗来说,“互联网+”就是互联网+各个传统行业。从压铸行业现状来看,“互联网+”尚处于初级阶段,处在热谈,但还没有完全落实的初级阶段。可以预见、对于传统的压铸行业,“互联网+”实施过程将是长期的,也许不会一帆风顺。当然不破不立,传统压铸企业首先要有“破”的决心和“立”的意愿。如何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,建立更新、更接地气的“互联网+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终究是企业的发展趋势。
2、实现资源对接和优质、可信赖的上下游客户,建立战略合作联盟。与各大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建立长期的资讯,订单交付、管理体制、人才培养、技术交流等联盟,相互取暖、资源共享和对接。压铸企业要改变过去粗放型的、简单的来料加工模式。运用好中间的纽带关系,串联好上、下游企业。
首先要正确筛选优质、可信赖的供应商,把原材料、设备、模具制造向有开发能力的厂家倾斜。不能一味注重低价格,如果一个企业一谈到降低成本方面的改善,首先要求供应商降价、而不从企业自身的管理、技术、质量、效益进行改善和创新,这样只会使企业的发展之路越来越窄,甚至会一步步走向破产的边缘。对上、下游客户必须给予合理的利润,实现客户、企业供应商、多赢的局面。
3、拉动上、下游企业的创新意识,形成创新常态。
解决企业升级、创新项目,形成上、下游一条脉络,通过这条脉络梳理与整合压铸上、下游整个产业链。如开发滤波器腔体半固态流变成型压铸。我公司通过互联网、电话会议及面对面的沟通会,把下游客户,上游设备厂家,原材料及辅料供应商串联起来,对产品的结构、壁厚、加工余量,散热片的厚度、防腐性能、散热性能、产品电渡、电气性能、压铸的工艺性与客户进行沟通、评审。同时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共同开发新型材料,协同设备厂家进行设备的改造,在普遍的压铸设备上进行流变成型半固态压铸。还与辅料厂家,协同开发高分子聚合物脱模剂及稀土型除渣剂,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流动性,改变晶粒的结构和大小。通过压铸企业的新产品开发,拉动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,促进行业的技术提升。
4、建立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,形成命运共同体。达到成本最小化、资源合理化、技术管理协同化,实现上、下游的资源共享。如我们与湖北金洋铝业公司开展合作,实施铝液直供原材料采购模式。不仅双方降低了成本,还对合金的质量有进一步提升,并双方相互管控,达到互利互赢。专门为下游爱立信客户成立散热实验室,通过与下游的联盟,掌握了客户的产品要技术原理,工艺流程,质量要求,积极参与客户到新产品开发过程中,形成命运共同体。
5、适当并购或参股上、下游企业,压铸企业根据质量、技术、价格、服务指标来评判供应商水平的高低,供应商同时也以压铸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、财务状况、客户资源来检验压铸企业的能力。压铸企业发展壮大后,可通过参股或并购的方式,整合整个产业链。这样能很好的与压铸上、下游企业对接,减少了流通环节,降低成本。成长为拥有完产业链的集团公司,做强,做精整个产业链。目前谁在这方面抢占先机,谁就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。
上一篇:无信息